第六百零八章 一举双赢(1 / 2)

他不知道唐龙哪来的实力打造十万水师,仅凭他能够在山海关斩杀五万鞑-子就足够让他张维国仰慕一辈子了。

几天后,飞剪船进入运河。

此时正值初夏,运河两岸一片片金灿灿的麦田,散发着淡淡的稻香,令人心旷神怡。

农田中,已经有不少百姓开始收割,河岸边上,不时有挑着满箩筐麦子的百姓穿梭,光看脸上的笑容都知道是获得了大丰收。

右边旱地种的玉米面,绿油油的无边无际,有不少老农在除草施肥,有些则是一家人全体上阵,整个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令人无比震撼。

史可法和张维国许多年没有见过如此景象了。

“张将军,北直隶年前在遭遇大战,没想到如此快就恢复了秩序,看他们一丝不苟的样子,农庄的东家一定费了大力气吧。”史可法忍不住赞赏。

京城多次经历鞑-子袭扰,掳走无数百姓,突然一下子就恢复了秩序,想来是东家给了大价钱才吸引这么多人来。

张维国点头:“京城就是京城啊,达官贵人的田地,总会率先恢复,若是换成河-南、山-东等地,怕是不一样了。”

京城的田产,大都属于王公贵族,这些大家族世受皇恩,家底殷实,只要肯出大价钱,自然能吸引大量百姓前来耕种。

张光喜笑道:“两位大人,此言差矣。这些可不是达官贵人的田产,你们看到的都是百姓的私田。”

“皇上早在襄-阳时就颁布了新田制度,任何人家的田产不得超过五十亩,多出来的一律拿出来分给百姓。”

你们看那的稻子也快熟了……

“新田制度?”

史可法瞪大眼睛,很是好奇:“就是将田地全部分给百姓的制度吗?你们真的在北方五省全部实行下去了?”

他当初在凤阳时也听说过唐龙在改革,但想要将土地全部分下去,何止困难重重,光是士绅阶层就不会答应。

“当然了,皇上向来说一不二,而且分到百姓手里的田地是不能够买卖的,京城百姓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,对庄稼护理的像自家媳妇似的,别提有多认真了。”张光喜笑道。

随后他将五省的田产改制状况大概的说了一遍。

“只是,昨年新田改制,有许多地方耽搁了冬播,只能改为种植春麦,他们或许还得等到秋季才能收获!!”

张维国听说,北方五省全部改制完成,眼底泛着无比震撼的光芒:

“早在多年前,张居正大人就提出想要拿出部分田产分配给百姓,遭到了激烈抵制,最终万历皇帝不得不草草结束了新政改革,却没想到,当今皇上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五省之土地改制,令人钦佩啊!!”

“大明有救了!!”

史可法也同样是感慨万千,热泪盈盈:“是啊,北方五省的百姓都能拿到土地,再实施商税,用不了多久,就能恢复太祖之荣光,快,张将军,咱们的船还能再快一些吗,我要尽快求见皇上!!”

张光喜也是无语,在莱州换船时,他们还说太快了,现在倒是嫌慢。

不过他还是下令,让水手调整船帆,加快速度。

终于在第二天中午,抵达永定河港口。

唐龙当晚和孙传庭一起接见了张维国和史可法,张维国二人见到唐龙后老泪众横、掏心掏肺。

唐龙当场宣布,

孙传庭担任吏部尚书,并且兼任内阁首辅。

张维国担任兵部尚书。

史可法担任刑部尚书。

马森被任命为户部尚书。

宋文青担任礼部尚书

王定州担任工部尚书。

大明临时内阁总算凑齐了。

为什么称为临时内阁呢?

因为唐龙并不打算沿用大明旧制度,等大一统完成,大明六部将继续拆分。

譬如赋税、水利、道路、教育等等都要成立专属部门,到时候六部官员的职权也将进一步削弱。

内阁成员则不再兼任各部门要职。

但是当下,还在战时,唐龙并不担心大权旁落等问题。

同年盛夏;

各省春播和夏粮收割情况露出传回京城。

大约一半的土地错过了去年冬播,但在春播时全部完成补种,因为水利设施没有跟上,耕种部分也只有一小半土地正常收获。

其他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。

但好在,新田改制后,田赋减免了三分之二,之后唐龙又对减产超过一半的麦田免除了赋税。

根据各省送上来的数据,五省今年夏一共收了一千五百万担田赋。

但光襄-阳总部的七州,田赋加上皇田就一共收了九百万担。

即便冬播不理想,夏粮总共也上缴两千四百万担,差不多相当于大明整个大明一年的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