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 人生的三大境界(1 / 2)

“刚刚是哪位兄台,吟的诗句啊,我文昌学子前来拜访……”

“还有青岩学子……”

隔壁的杂乱声还没有停下,小云她们包间的门口就响起了声音。

门口伺候的小二敲门进来,神情有些犹豫,“几位客人,门口有文昌的学子要进来……”

“那就让他们进来吧,我正想要找他们呢……”

小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些酒精上头了,任平和任德还没有说话,她直接就吩咐了小二。

这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的,她时刻提醒着自己现在的身份,在任家,特别是任德面前也是要装小女孩的,虽然和任平之间无所顾忌,毕竟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,在这异世相逢抱团取暖,两人现在就是没有血缘的亲兄弟一般。

但两人平时在家丁和任德面前还是要注意一些,兄友妹恭,小云从来不在人间表现的强势出来,凡事都表现出以任平马首是瞻。

两杯米酒下肚,她这酒精不耐体质,就有些微微表现了出来,此话一出,在场的人并没有表情,任德也只是稍微有些讶然,那些学子听得诗词就会兴奋他能理解,可小姐要找这些人做什么呢。

这些学子们自持身份,虽然 听到有人吟诗,只当是同道中人,不由见猎心喜,过来拜访交流,却也很有礼貌,并没有直接闯入,而是让小二先进门通报一声。

得了主人的允许,这才鱼贯而入。

进来四五个人,成九宋妈妈他们已经自觉起身,站立在两侧,高大叔则是走到了小云的身后,警惕着看着来人。

“刚刚是哪位兄台吟诵的诗句啊,真是好酒配好诗,不愧为我同道中人也!”

一个着白袍的学子上前打话。

“我们乃是文昌学院的学子,本人卫子健,这位是最近顶顶有名的辛大才子,他的一首《青玉案》可是传遍大昌啊,这就是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辛冲辛弃疾。”

卫子健先介绍了自己,又着重给辛冲介绍,这可是他们文昌书院的活招牌,连青岩书院的学子都要通过自己的关系来认识辛大郎呢,现在辛大郎亲自来见你们,还不赶快地感动涕零,连声道“久仰”才对嘛。

他立在辛大郎的边上,辛冲微昂着头,等着对方来给自己打招呼,说些崇拜的奉承话来,最近他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类似的奉承话,让他乐在其中,深为享受。

原来被人崇拜被人尊敬是这样的爽,他已经飘飘然,一开始还担心着有真正的作者跳出来指责自己剽窃,对外只称自己是辛冲辛大郎,从不主动说自己就是《青玉案》的作者。

结果这么多天过去,虽然也传出作者另有其人的风声,但却没有人出来说话,慢慢地在所有人的奉承中,他迷失了,他成功催眠了自己,自己就是《青玉案》的作者辛弃疾,这词就是自己在元夕前写的,放权给了品花楼的妓子唱词的,谁来都不好使。

可恨那妓子一开始还对自己热情有加,免费陪茶唱曲,让自己好生快活,在一众同窗面前露了大脸。

本还想趁热打铁,拿下这两个清倌人,成一段风雅之事,却没有想到之后自己再去品花楼,却见不到了雪儿怜儿了。

不是说在接某大官人,就是被某大官人接进府去了,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自己,给钱都不好使。

辛冲很生气,气的脸上都上火了,大痘子长了一批又一批,总不见消。

这妓子再火,也不能忘本啊,她们就记不得自己是怎么火起来的嘛,若没有自己的《青玉案》,她们能火起来吗?

真是妓子无情,婊子无义,以后自己的诗词再不给她们唱了。

自己以前与诗词一道,没有太多天赋,却老天垂怜,自己不放弃不抛弃,终于厚积薄发,出了这一首《青玉案》,名扬大昌。

还好我没放弃。

最近许多高门大户家的诗会给辛大郎下了帖子,他自然也是兴冲冲去参加了,可再没有一首新的诗词出来,不由让许多人都失望。

又有风声传出他江郎才尽,那《青玉案》作者另有其人的说法又有人在传,还有别有用心的人,竟然影射自己冒名顶替剽窃诗词。

这真真是太过分了,窃书都不算偷,这《青玉案》似乎好像仿佛就是自己以前写的词,只是自己有些记不得了,怎么是剽窃呢,那我剽窃了哪个的?

那妓子都说了是辛弃疾写的,本人就是如假包换的辛冲辛弃疾,这字还是自己老爹请了李举人给起的呢,这都是有人证的。

辛冲最近受了刺激,日夜吟诗作词,只盼再写出一首新词出来一鸣惊人,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都闭嘴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得了几句,又备了重礼,请了书院诗词最好的孔教员给润色了一番。

孔教员看在重礼的份上,将那几句诗拆开打乱再组合,重新给他写了一首新词,除了字是一样的外,辛冲写的那几句诗的影子都看不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