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穿越者任平(1 / 2)

小云的失踪,丽春院看上云依然波平浪静,二等青楼升一等的报告也打上去了,只等着官方行文盖章就行,今年丽春院出了这样大的动静,一下子红了这么多的姐儿,连三流姐儿都能引领全城的流行风潮了,更不要说那花魁第一的头牌也在她家,可以说今年的花魁赛就是丽春院一枝独秀,全城的姐儿都比不上丽春院上中下全面开花,硕果累累。

要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,要阳春白雪有阳春白雪。

再不给她们评一个一等青楼,都对不起这风头正火全国传唱的《一剪梅》了。

丽春院里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一样的过活,似乎和以前一样,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,因为涨月钱了。

丽春院的客人明显比以前多了两成,不光是喝花酒的多了,那只卖中午一餐的食肆,生意也是好的爆棚,那每天的食客比嫖客还要多,就为了吃份酸菜鱼。

现在大小厨房各有一份绝活,互当珍宝绝不外传,只掌握在柳大娘子和花嬷嬷手中,一份是酸菜鱼的方子,一份是松鼠桂鱼的方子。

松鼠桂鱼做法复杂,小厨房又多是面向贵人们,寻常酒楼根本进不到后院,吃不到这菜,也无从模仿,不过因着有几个贵人身份特殊,开口要方子,陈妈妈也不敢得罪,只能双手奉上,自此这松鼠桂鱼就传了出去,成了官府菜,也只在达官贵人的府中才能吃到,寻常人也是闻不着味儿的。

但大厨房就不同了,接待的本就是寻常客人,那食肆更是只要有钱都可以进来。

故而那些新菜式一出,运州酒楼的掌柜大厨就闻风而动,他们弄不到方子,只能用呆办法,一次次地去吃,用嘴巴用舌头去分辨菜式中的调料配比,为陈丽娘贡献了不少的学费。

这些古人的舌头也真是厉害,吃过几次这运州的酒楼就先后出现了四喜丸子,荷叶鸡,大盘鸡的山寨版,虽然是山寨版,但是味道却是大差不差。

唯有这个酸菜鱼,却是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。

不是这些酒楼的大厨分不出这酸菜鱼的调料来,丽春院的调料里用了花椒大料之类,倒并不是很奇怪,这些香料在五国时代早和外国通商,香料价格虽然贵些,但大户人家和酒楼已经在用,还有那些土豆玉米辣椒之类也都有传到大昌来,所以小云当日来做菜时,即使调料不全,倒也是大半材料都能找到。

惊讶之余也是感叹到底是平行世界,物质倒是比华国历史上丰富,这些东西在华国历史上可能还要好几百年后才会出现呢。

这些酒楼大厨一次次在试吃酸菜鱼,当日吃的好,分析的也头头是道,只是他们回去尝试,只能做出鱼汤的鲜香,却做不了鱼肉的嫩滑,那肉片不是老了就是柴了再不然就是散了,即使是那鲜香的鱼汤,也没有丽春院来的白香浓。

他们只是吃出了配料的成分,却无法吃出配料的占比,和制作的先后顺序以及鱼肉的处理方法,更有一点是他们没有铁锅。

小云当日让大小厨房高价云打造了两口铁锅,只是后来她的离魂症又犯,正值那时又是花魁赛前夕,大家都忙的很,她也没有来的去炒菜,然后就被人拐走了。

两口温养的黑亮的铁锅一直放在那里没有用。

之后柳大娘心中想着那小云当日提到过,铁锅做菜味道更好一些的话,就尝试了一下,就用这铁锅做了酸菜鱼熬鱼骨汤,果然是在这铁锅中翻煸之后,再加入开水,那汤汁更浓白更鲜香。

却是比那常用的平底青铜锅,陶锅石锅之类更是好用。

她一开始还只是拿这锅来熬鱼汤,发现熘煸之类的菜式用这铁锅更方便,于是就自发地摸索出了炒菜的雏形,只是她还没有开发出爆炒小炒清炒等等炒菜方子来,只是做一些以往的老菜式,但味道因为火候的不同,却是有了不小的提升,也算是她的独门秘籍了。

这铁锅在外界又没有,那些酒楼里就是吃了再多的酸菜鱼来,模仿出来的只是一道形似神不似的盗版。

这丽春院的酸菜鱼倒是成了运州城的特色菜,外地来的客商都要去丽春院的食肆吃一盆酸菜鱼,不然都不算来过运州了。

这丽春院倒是成了外来人的打卡网红地了,带着这丽春院姐儿生意更好。

那七人女团在普通客人中间那名头响的不亚于玉玲珑,直接盖过了后院的大部分二流姐儿,不过萝卜白菜各人所爱,阳春白雪也不是下里巴人肖想,二流姐儿中那采莲芙蓉玉燕也是在贵人圈子里名头正旺,更不用说第一花魁和她的伴舞团了。

总之丽春院的形势一片大好,每个人每天都充实的很,小龟公想往大龟公位上爬,大龟公想当管事,普通姐儿想进女团,女团想进后院被包养,二流姐儿想被独宠,各有各有目标,只是却缺少了一个关键人物,没有了她,所有的梦想也就是想想罢了……

老鸨子自从失了女儿,派人去几个怀疑对象处蹲点,却没有丝毫收获,向那背后之人请援,也只是收到了句“已知,日后再说。”